跨境電商新政細則連夜出臺
2016.4.8
伴隨昨日晚間財政部等11個部門共同公布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以下簡稱“進口清單”),熱炒數月的跨境電商新政正式落地。盡管多家企業表示清單變化不大,讓人虛驚一場,但據斗篷小編了解,由于相關監管事項也是昨晚緊急出爐的,不少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品牌商甚至是部分地方海關等部門依舊對新政有著“不明覺厲”的迷茫。
進口清單出臺
根據昨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稅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瀕管辦、密碼局等11個部門共同公布的進口清單來看,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主要是國內有一定消費需求,可滿足相關部門監管要求,且客觀上能夠以快件、郵件等方式進境的生活消費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
斗篷小編瀏覽整個進口清單商品發現,清單內幾乎包含了跨境電商已有的絕大部分商品,并不存在稅改前能跨境進口但稅改后不能跨境進口的商品。上述通知顯示,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清單內的商品將免于向海關提交許可證件,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直購商品免于驗核通關單,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二線”出區時免于驗核通關單。
最后一波大促
在進口清單公布前,3月24日財政部等多部門已經聯合發布《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新政”),新政顯示,從今日起將取消跨境電商按照行郵稅征收的50元以下免稅額度,取而代之的則是按照貨物征收“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的綜合課稅,同時行郵稅由原來的四檔稅目(對應稅率分別為10%、20%、30%、50%)調整為15%、30%、60%三檔。受此影響,此前小額交易的食品、保健、母嬰等品類繳稅額度都將上漲。
新政落地前夕促銷和囤貨成為近期跨境電商行業內消費領域的兩大關鍵詞。據了解,包括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洋碼頭、網易考拉海購、蜜芽等平臺紛紛開啟大規模促銷活動。跨境電商本輪促銷雖適逢3-4月換季,也與借著新政做促銷吸引眼球不無關系。波羅蜜聯合創始人許勝則認為,因為新政出臺后沒有50元免稅額度的政策紅利,部分電商平臺大促是為提前清倉,進行品類調整。
電商平臺做促銷的同時,部分消費者和海外代購則忙著囤貨。從事日韓代購的石先生對斗篷小編表示,新政出臺后,“人肉代購”通關被查的系數將大大增加。“為趕在新政前多備些暢銷品,我們已經多趟往返日本、韓國拿貨。不過,日韓大部分免稅店也都開始限制拿貨數量。”選擇囤貨的還有部分國內媽媽們,新政后母嬰用品價格有可能大幅上漲,趁著新政前夕各個平臺大促多囤些貨。
倉促應對
消費領域“買買買”和“揮淚甩賣”的清晰思路并沒能幫助跨境電商企業更深刻地了解新政。相反,不少從業者們表示新政讓很多平臺和商家不知所措。天貓國際副總經理邢悅在日前舉行的某次論壇上公開表示,此次新規沒有設置緩沖期,諸多新規細則沒有明晰,可能對于行業甚至對希望進入中國的海外商家都會造成困惑和不安。另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表示,新政中所描述的“個人年度交易限制為2萬元”,但并未公布計算消費額度的起始和截至日期,平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未來甚至無法開展規模化促銷。
“迷茫”的似乎不止跨境電商從業者,甚至包括不少地方政府部門。國內某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海關負責人表示,就目前已公開的信息來看,除做一般貿易企業知道關稅如何計算外,跨境電商平臺幾乎都不知道稅收最終如何計算征收。更多細節還希望主管部門能抓緊時間出臺細則。
不過,就在昨日晚間海關總署發布《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針對跨境電商企業的資質、通關、稅收、退貨等方面再次給予相對細致的說明,但跨境電商企業們只能倉促應對了。
有關我們服務的更多信息,請聯系
15898377258 市場中心